close

拿起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(The Gene: An Intimate History)第一個感覺是,這本 600 多頁的書好重啊!作者顯然有很多話想說。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via 這裡

 

在這個講究速成、耐心缺乏的年代,出版要精打細算,不是想寫就能寫。普通人沒資格長篇大論,不過辛達塔.穆克吉(Siddhartha Mukherjee)不是普通人,這位醫師兼癌症學者,靠著講述癌症的前作《萬病之王》榮獲普立茲獎,而且書賣得很好,可謂叫好又叫座,才榮獲無限寫作權,帶給讀者一本如此豐富的書。

 

內容實在太豐富了。穆克吉深具雄心,以年代為主軸,逐一擺放人物與事件,呈現一個又一個主題,娓娓道來遺傳基因近兩百年的研究史,綜合編年與紀傳的手法,讀來目不暇給。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 

孟德爾、達爾文本紀

 

孟德爾是遺傳學的開創者,達爾文是演化學的始祖,本書開頭花費許多篇幅描述他們的生平,一如司馬遷《史記》的最高規格-本紀。值得玩味的是,即使沒有孟德爾,還是會有遺傳學;孟德爾的論文在書堆中埋沒 30 餘年以後,一樣的結果被三位學者獨立重現。就算沒有達爾文,華萊士大家應該都聽過吧?仍然會出現演化論。

短篇 達爾文見證過的熱帶最早教堂

 

歷史大勢不可違逆,沒有秦始皇,秦帝國仍會建立;沒有劉邦,下一個王朝也將繼之而起,別提更渺茫的歷史人物。司馬遷為什麼顛覆編年體傳統,不直接交代歷史大事,反而開創以人物為主軸的紀傳體?這正是《史記》與《基因》精彩之處-以人為本的歷史更親切生動,由主角視角切入,讀者更容易進入情境;串連同一年代,不同人物的傳記,則能交織出一個時代的氛圍,那就是司馬遷與穆克吉想要的效果。

 

比方說,回顧達爾文生平的同時,也能見到赫歇爾、歐文、賴爾、馬爾薩斯等名家的觀點,順便認識當時知識界的風景。穆克吉觸及的範圍很廣,稍不留意很容易錯過有趣的小細節,像是一筆帶過的「古印歐語言」提醒我們(第 62 頁),語言有共同祖先這回事,其實比生物有共同祖先更早被接受,是啟發演化論的材料之一。有趣的是,探討生物關係發展出的演化樹分析,後來又反過來被用於語言學研究。

短篇 比文學更古老的重金屬故事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via 這裡

 

遺傳法則就算沒有孟德爾,仍會被其他人揭開,可是一位鄉下的業餘愛好者憑什麼領先時代 30 年,而且免於犯錯?孟德爾的生平樸實無華,實驗方法看似平淡無趣,與其他學者對比卻能彰顯其不凡。身為同代大學者的納格里選錯實驗材料,誤入歧途被歷史遺忘;一心想穿越遺傳迷霧,卻以優生學留名的高爾頓,好高騖遠但根本不懂實驗設計,導致成就遠遠配不上野心。

 

比較不同人物的失敗與偉大,是本書一大趣味,眾多教訓對讀者也很實用。從編年史看,也許時代大勢不可改變,但是每篇傳記卻告訴我們,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,「一片樹林分出兩條道路,我選擇人跡較少那條,讓一切有所不同」。

 

優生學世家

 

每當遺傳學豎立起一座新燈塔,也投下一道陰影,本書非常誠實,不只報喜也報憂。知識就是力量,每當人類學到新的知識,獲得新的力量,總是隨即想大展拳腳,卻常因了解不足而失控。「通往地獄的路,是由善意鋪成」,優生學的發展正是如此。

 

孟德爾去世後,再度掌握遺傳法則的新一代遺傳學家,自然而然地,有人想到遺傳可以操縱,就像原子分裂的法則被揭曉以後,馬上出現核子武器的想法。維持人口品質的善意,很快發展到與謀殺無異,而遺傳學研究進步最快,知識份子最有熱忱的歐美國家,造成的惡果反倒愈多。在綜合國家機器、信仰、偽科學的納粹之後,優生學看似劃下句點。

自閉症先驅竟是納粹幫兇!亞斯伯格症該改名嗎?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via 這裡

 

然而,優生學也許結果很醜陋,但是想法多美好啊?分子生物學 1970 年代起突飛猛進,遺傳學家漸漸釐清基因與外在表現的關係,另一種面貌的優生學似乎也悄悄現身。每次科學進展帶出一個高潮後,穆克吉馬上會潑下一盆冷水,讓讀者冷靜思考新知識的利與弊。也許有人覺得這樣不夠過癮,可是「能力愈大,責任愈大」,不受控制的強大力量,就像失控外洩的核能電廠,只會自我毀滅。

 

路西法原本是能力最強的天使,墮落後成為最大反派撒旦。將遺傳學知識用於改變下一代人類,到底是天使或是撒旦?穆克吉儘管耗費許多篇幅描述,卻很少提出明確的論點。電車到底該不該轉彎?作穆克吉的讀者並不輕鬆。

 

DNA 列傳

 

去氧核糖核酸 DNA 是遺傳物質的基礎,這件事花了很久才知道。了解遺傳法則以後,學者們試圖了解什麼是基因,靠著尋找自然突變、人為創造突變,以及無數配種實驗,終於稍稍掌握基因與表現的關係,並且確認基因以物質存在;但要等到多位學者跨越很多年的一系列實驗後,總算才確認遺傳物質是核酸,不是蛋白質。在此之後,才有可能研究基因的結構、複製、修復、表現、調控、序列差異。 

Evidence-biased misunderstanding (3)- individually weak, collectively robust

 

遺傳學史上這段時光,是分子生物學草創卻無比興盛的時期,如今的生物科技,大半能夠追溯到當年奠定的基礎。除了最出名的華生、克里克之外,讀者也能見識到許多學者的貢獻;希望這樣看下來大家能體驗到,即使是遺傳學最簡單的知識,往往也不是由少數天才提出,單一論文定論,而是好幾個互補的實驗才足以證實。下次別再拿單一論文爭得面紅耳赤啦!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via 這裡

 

基因改造列傳

 

知識帶來力量,1970 年代,當基因複製、修復、調控的方式被揭露以後,人為改造基因只是時間的問題。失控的力量將招致自我毀滅,這回分子生物學界記取教訓,一開始就有效地設置好圍阻體,免於失控,也讓隨後問世的胰島素、凝血因子等「好東西」,博得世人對新科技的好感。這部分相當精彩,自治、政治角力、科學與民眾的關係、權力、政府管制與自由業界,都有值得深思之處。而 1990 年代基因治療失敗的臨床實驗,更能讓人反思。

 

開始基因改造的年代離現在不久,很多事件中人面臨的狀況與現在類似。例如當年害怕太容易轉移基因會造成危害(事後發現是過度恐慌),當時的擔憂與用詞,近年簡直以復刻版重現於 CRISPR 基改技術。不論是專業人士或不熟悉 DNA 的民眾,都可以以史為鑒。

CRISPR:原核生物的後天免疫系統與其他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 

via 這裡

 

穆克吉自序

 

司馬遷的《史記》有一篇《太史公自序》,記錄自己家族的歷史與寫書的情感。穆克吉也把自己的家族史擺進《基因》,只是穿插在全書各處。由姓名很容易判斷,他來自印度的家族。此一龐大家族中共享血緣的不同成員,人生際遇差異很大,表現出的特質卻有些相同,有些不同,彷彿活生生的人體實驗。

 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 

基因實際發揮作用的公式如下:

基因型+環境+觸發因素+機會=表現型

 

客觀的公式之外,穆克吉不斷用自己的家族史提醒我們,基因與家族病史是每個人都擁有,無法逃避的命運;然而決定人生的,還有個人的選擇與運氣。人生每一件經歷,像是閱讀《基因》這本書,都將成為我們最親密的一部份。

細胞一如國家的國民,病菌和癌細胞像是敵人──《細胞之歌:探索醫學和新人類的未來》

替基因寫一本史記-《基因:人類最親密的歷史》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
    尼安德塔人

   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